组织架构是指全体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分工合作,在管理范围、责任、权利等方面形成的结构体系。关于组织架构,孔茨提出了组织架构的职能;科斯为组织架构的出现和重建找到了合乎逻辑的理由;而威廉姆森则指出了以往出现的组织架构类型和各自的特点。这些组织架构是伴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成长而建立起来的,是与工业时代的经济、技术等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并且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不断重建,呈现出动态有效性,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各地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加速和增速,促使市政绿化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其间,各类市政园林绿化企业不仅通过多种渠道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积极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创造出大批的优秀工程,为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区域载体功能,有力推动各地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市容园林环境和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的作业主体,绿化工程企业需要充分发挥专业作业职能,创新经营管理模式。而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人力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组织架构与制度安排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率,当然,这也是绿化工程企业战略管理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之一。
一、工程企业组织架构的一般模式
工程企业中,往往同时存在着运行管理(operation)和项目管理(project)这样两种主要的管理模式。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传统的组织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更多的是要实施一次性、临时性和具有创新性的活动,亦即项目,因此,越来越多的经营管理活动采用项目的方式来实现,因此项目管理本身的组织管理方式与本企业的组织架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同的企业组织架构、不同的项目组织方式,在项目管理上都有不同的特点。就组织架构而言,我们一般划分为职能式项目组织架构、项目式组织架构和矩阵式项目组织架构三类。
关于职能式项目组织架构和项目式组织架构的研究已有许多,这两种形式各有优缺点,而如何建立一种既有两种组织架构形式的优点又能避免两种组织架构的缺点的组织架构形式呢?矩阵式组织形式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是将按照职能划分的纵向部门与按照职能划分的横向部门结合起来,以构成类似矩阵的管理系统。总的来说,职能式项目组织架构比较适用于规模较小,偏重于技术的项目;而项目的规模较大,技术复杂时,应选择项目式组织架构;矩阵式项目组织架构适用于技术复杂、规模巨大的项目;而建立一个岗位精炼、职责明确、沟通渠道简练的、适合发展和扩充业务的可扩充式直线复合式组织架构对于绿化工程企业来说,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绿化工程企业组织架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组织制度的不对称
据调查,虽然一些绿化工程公司的人事管理有类似规定:(1)公司会根据部门职能确定人员编制,依据编制做好人力资源配备工作。(2)如因工作需要增加编制,首先要按照人员聘任流程对人员进行层层面试筛选,再经公司相关部门研究同意后,才能将增加人员进入公司编制。但是,对于绿化工程行业来说,公司员工不在编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看出,绿化工程公司在人力资源配备工作方面还需改进。
(二)雇佣劳动力的高风险
据调查,市政绿化行业一线操作施工人员较其他行业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大、年龄偏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该工程项目的工程进展,也带来了各种管理问题,特别是在人事纠纷方面引发了诸多问题。总的来说,雇佣劳动力存在高风险的问题。
(三)市场竞争下的成本压力、财务票据流动的低效运行
对于绿化工程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存在着成本压力、财务票据流动的低效运行的问题,公司的财务管理只有经常革新内容、手段和方法,既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又积极参与经营决策,强化成本的控制与降低,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努力提高经营者及其全体员工的成本、效益意识,才能主动适应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特征,才能在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中发挥优势,作出贡献。
(四)业务量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压力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加速和增速,特别是我国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为市政绿化行业带来了快速成长的契机。作为我国市容园林环境和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的作业主体,绿化工程企业不断拓展自己新的服务领域,比如进行中水运营管理、建立垃圾集中转站运、绿色垃圾循环的利用等等。为进一步完善城镇区域载体功能、有力推动各地生态环境建设,迫切需要绿化工程企业充分发挥专业作业职能,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以抓住业务量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发展机遇。
三、绿化工程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原则
组织架构与制度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率,而组织架构设计的要求是要建立一个精简、统一、高效的组织。由于企业的规模、基础及其运营特点,比如,原有的组织架构、运营项目的不可复制性、临时性的特点,组织架构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是指企业组织架构的设计必须以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为依据和出发点,并以实现企业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为最终目的。这一原则是企业组织架构设计总的指导原则,指明了企业组织结构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 2.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分工要适当,加强协调和配合。
3.指导统一原则:机构设置应当保证行政命令和生产经营指挥的集中统一,这是企业组织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提出的客观要求。
4.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直接指挥的下级人员的人数。有效管理幅度是指主管人员直接指挥下级人员的恰当数量。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是使企业中每个职位或岗位上的职责、职权、经济利益统一起来,形成责权利相一致的关系。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企业决策的集中化与分散化。集中化是指企业高层保留较多、较大的决策权,中层和基层只有较少和较小的决策权,分散化则相反,即企业高层只保留较少的重大决策权,而把较多和较大的决策权授予中层和基层。
7.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是指组织抵抗干扰,保持其正常运行规律的适应性是指组织调整运行方式,以保持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8.精简且全面的原则:是指部门、人员、管理层次能减则减,办事程度和规章制度力求简单明了,但须以组织功能齐全,部门职责明确、具体为前提。
9.才职对称原则:管理人员的才智、能力与担任的职务相适应。设计了各种职位、职务之后,就要安排相应的人员担任工作,或通过培训使其胜任工作。每种职位、职务都有所要求的能力水平。
10.发展的原则:在为企业进行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时,必须遵循发展原则,即整体设计应紧扣企业的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企业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规模、技术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等,为企业提供一个几年内相对稳定且实用的平台。
四、总结
企业的组织架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设立和改变应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适应和匹配。企业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还是优先考虑规模,直接关系到组织架构的设置和调整。当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目标发生改变时,绿化工程企业应适时变革组织架构,以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这就需要企业在设计组织架构时遵循相应的原则,不断的研究、评估和整合企业运营模式,以最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