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宜选择地势平坦、坡度不超过5°、交通方便、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背风处,土壤为弱酸性的砂壤土、壤土[1].新开育苗地应施入林地内肥沃的腐殖土或老圃地菌根土150~225 t/hm2.容器育苗地面积可根据容器袋的多少而定,一般畦长10 m,宽1.2 m,除去步道、水沟等,可容纳袋120万~150万个/hm2.
2 选种及种子处理
在以前的文章林业育苗容器技术中提到种子应采用经国内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单位确定的火炬松种子园生产的优良种子,或经种源试验证实并经国内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单位审定的适于在栽植地生长的,直接引进于原产地优良种源区的优良种子。种子用温开水(45 ℃)浸泡24 h,除去浮起的空粒,捞出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表面消毒5 min,用清水冲洗后拌干净湿润的河沙进行层积催芽,厚度不超过15 cm,温度4~6 ℃,时间14~21 d.
3 播种育苗
3.1 常规播种育苗
3.1.1 整地做床。育苗地冬季深翻30 cm以上,以便冻晒,使其利于土壤风化、蓄水保墒、冻死害虫。翌年早春播种前,再犁耙2~3遍,将土块打碎耙细[2].为消毒土壤和防治地下害虫,在播种前最后一次耙地时,用辛硫磷7.5~10.5 kg/hm2,加细土750 kg/hm2、硫酸亚铁粉22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结合耙地施足底肥,施腐熟饼肥1.5~3.0 t/hm2、复合肥750 kg/hm2、土杂肥37.5 t/hm2,然后筑高床,床长10 m,宽1 m,高20~30 cm,沟宽20 cm,床头沟低于床沟20 cm.床面平整,均匀撒入散力散,充分与表土混合,打紧床边,拍平床面。
3.1.2 播种。播种时间在造林前1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量视种子的大小及发芽率的不同而定,种子发芽率80%时,播种45.0~52.5 kg/hm2,可成苗75万~90万株/hm2.可采用点播育苗、条播育苗或撒播育苗,播种后覆细沙,以不见种子或见部分种子为宜,一般覆盖厚度为种子大小2~3倍即约1 cm为宜,覆沙后喷水,并保持床面温润。
3.2 容器装袋播种育苗
3.2.1 选袋。育苗容器选用中下部有孔的塑料袋或无纺布,规格标准为壁厚0.04~0.05 cm、高15 cm、直径6 cm[3].
3.2.2 营养土配制。营养土的配制是容器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生产实践中,采用以下配制比例:火烧土30%、黄心土30%、林地表土30%、菌根土10%,另加3%过磷酸钙;或火烧土40%、黄心土30%、菌根土30%,另加3%过磷酸钙[4].将配制的营养土混合拌匀,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喷洒于混合土上进行消毒。
3.2.3 装袋播种。一般播种时间以3月下旬为好,当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即可造林,也可于当年雨季造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从畦的一端开始装袋,每袋土不宜过满,一般上边留空隙1.5~2.0 cm,装好后依次整齐地放回畦内,装满营养土的容器要行列排放整齐,数量一致,上面和地面持平或略高1~2 cm,不可低于地面,装袋工作和芽苗培育同时进行。将消过毒的种子直接播入袋内,每袋播种2~3粒,覆盖细土,浇透水,发芽成苗后,把某些苗较多的容器中的多余苗木移到缺苗的容器上,移植后用喷雾器喷洒定根水。
4 肥水运筹
苗期适时施肥,幼苗期追肥,选用氮、磷、钾复合肥配制成1%水溶液喷肥。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根据苗木各发育时期的要求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和肥料用量,速生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停止使用氮肥,适量增加磷、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水分管理上,保湿与防旱排涝,播种后每天早晚用水壶分别喷洒1次水,真叶开始生长时不用每天喷水。苗床干燥时要及时进行漫灌,待苗床土壤湿透后,再排除余水,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
5 病草鸟害防治
火炬松病害主要为苗期立枯病。及时喷洒1‰高锰酸钾溶液,或每10~20 d相互交替喷0.5%波尔多液和1%硫酸亚铁溶液1次(喷后立即喷清水,以防药害)。中耕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从种子萌发到顶壳出土、种壳脱落,均易遭鸟害,树木吊挂药瓶防治病虫技术可以防治一些,因此,要在播种后1个月内派专人看管。
6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前后进行调和分级,一年生高25 cm以上、半年生苗木苗高15 cm以上,顶芽完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可作为出圃的合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