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液的使用根据栽培形式不同,分为循环使用和开放式使用。循环使用在大多数的水培中应用,营养液从贮液池中由泵驱动,流入栽培床,又经栽培床、回液管道返回到贮液池。而开放式使用主要在大多数的基质培中应用,营养液灌溉到栽培床后,多余的营养液不回收利用。
在循环水培中,植物的根系大部分生长在营养液中,并吸收其中的水分、养分和氧气,从而使其浓度、成分、pH值、溶存氧等不断变化。同时根系也分泌有机物于营养液中,并且少量衰老的残根脱落于营养液中,致使微生物也会在其中繁殖,外界的温度也时刻影响着液温。因此,必须对上述诸因素的影响进行监测,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对于开放式供液的营养液,因为在栽培床上供应的总是新配成的营养液,各种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因而,调整相对简单得多。
1.营养液浓度的调整
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发育阶段和季节,营养液浓度管理也不一样。对于循环供液的无土栽培系统,营养液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水分蒸腾,营养液浓度有可能发生改变,应定期进行测定,一般用电导仪进行测定,电导率升高表明浓度增加,应及时补充水分,直到所需浓度为止;相反,电导率下降,表明浓度降低,应及时补充肥料。
2.营养液酸碱度的调整
除了在配制营养液时需调整酸碱度以外,循环系统的营养液在使用过程中,仍需不断测定酸碱度的变化,当酸碱度不适应时,应及时调整。一般1周左右测一次营养液酸碱度。测定及调整方法,同配制营养液时调整酸碱度的方法相同。
3.营养液含氧量的调整
植物根系的生命活动需要足够的氧气,在无土栽培中氧气部分或大部分从营养液中获得。对于不耐涝的早地植物进行水培时,营养液中含氧量充足与否,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营养液的温度为15~20℃的范围内,含氧量为4.0~5.0毫克/升时,即可满足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对于不同的无土栽培形式,营养液氧气供应状况不同。深液流(DFT)栽培时,营养液含氧量多少对植物生育的影响更为明显;营养液膜(NFT)栽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根系的供氧条件;多孔基质(蛭石、岩棉)栽培可以有效地协调水分、养分和气体之间的矛盾。因此,采用合适的栽培形式,是解决供氧问题的一个方向。
在水培过程中,由于根系的活动,不断消耗营养液中的氧气,使营养液含氧量下降。在自然条件下,虽然空气中的氧气会通过扩散作用缓慢地溶人营养液,但远不能满足根系对氧的需求。所以需进行人工增氧,目前,人工增氧的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种。
(1)用压缩空气通过起泡器向营养液内扩散微细气泡。此法效果较好,主要在小盆钵水培上使用。
(2)将营养液进行循环流动。此法效果很好,是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3)露根增氧法。在水培中可将植物根系上部分露在空气中,而下部根系浸在营养液中,上部分根系在空气相对湿度达饱和的空气中,形成很多根毛,可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4)控制营养液温度。因为营养液温度与溶氧量成反比,在植物适应的温度范围内,尽量控制营养液温度,避免过高温度。
(5)经常清除营养液内残根落叶,以减少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对氧气的消耗。
4.营养液的温度管理
营养液与植物根系相接触,因此营养液温度应该接近根系生育适温。温度不适会影响根系的吸收代谢功能,妨碍植物生长发育。一般来说,最高液温不应超过28℃,最低液温不应低于15℃。大多数植物的最适液温为18-20℃。
冬季无土栽培主要是根际温度低的问题,水培时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更应保证适宜的液温。提高营养液温度,一方面是将栽培床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另一方面是在贮液池中安装加热装置,直接对营养液加温。电热器、电热线加温可作为提高营养液温度的手段,但最好同控温仪连用。
在夏季营养液降温的方法较难,主要是利用地下贮液池,将营养液的热量传导到地下。因此,要增加营养液循环次数和循环时间。
5.营养液供应量
营养液供应量包括供液次数和供液时间两方面。确定营养液用量应当遵循的原则是:既能使植物根系得到足够的水分、养分,又能协调水分、养分和氧气之问的关系,达到经济用肥和节约能源的目的。不同无土栽培形式,其供液方法与供液量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