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切花玫瑰主要病虫害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鲜切花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在温室切花玫瑰的生产过程中,对病虫害的控制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因为植株一旦发病就会降低切花的品质,影响经济效益。病虫害发生后要及时施用农药救治,选用水剂、乳油和烟剂农药时,特别是在切花生长后期,要避免叶片被农药残渍污染而降低切花的品质,药剂不要喷到花蕾上,如果发现叶面有药渍采收时要喷水冲净。
1 玫瑰主要病害
1.1 黑斑病
病症:一般是发生在叶片,呈黑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为不规则形状,周围为细齿状;再扩大,叶色变黄,整个叶片从叶柄掉落,严重时,植株整个下部落叶成中空状,植株衰弱。
发生时期:多半是发生在高温多湿的气候。
防治方法:黑斑病从发病的叶片,借着水滴的飞溅,及往下方滴落的水滴传播病原,因此植株下部叶片容易受感染而全部落叶。掉落地面的病叶导致病菌继续繁殖传染,因此落叶应扫除并烧毁。同时水不要自上往下浇湿叶片。定期喷药是最有效的防治法。到该喷药的时间,如果有下雨的迹象延期或加展着剂喷施,雨后药剂被雨水冲刷后可以再喷药。药剂用 800倍的百菌清、800倍的多菌灵,瑞毒霉等施用。
1.2 白粉病
病症:多发生于嫩叶,其他老叶、花茎、花托等以至枝条也普遍受感染。受感染时叶子呈现凸起,凸处颜色变淡有白粉状物,叶片形成凹凸不平逐渐蜷曲。病菌蔓延,整个叶背蒙上一层灰白色的霉,花梗也一样,严重时花蕾、花梗、整个枝干、叶片全蒙上一层霉。新生芽、叶均蜷曲。
发生时期:白粉病多发生于晚秋至早春,在昼夜温差大湿度高的时候容易发生。于夜间温度 15℃,而且湿度高达90%时最适于病菌孢子的产生、发芽及感染。白天27℃的高温而且 40-70%的低湿度下,则最适于孢子之成熟散发,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早喷药预防。
防治方法:白粉病是靠空气流动来传播孢子。最有效的防治方法还是定期喷药,每 7~10 d喷一次药。且时常喷水于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白粉病。在冬季的清晨,玫瑰叶片如沾有霜露,先浇水洗去;防治红蜘蛛、螨类等常喷洒叶背,对白粉病的抑制也有明显的效果。发病的枝叶要尽快的剪除之,以减少再传播的机会。药剂用 600倍的粉锈宁、300倍的石硫合剂、800倍的百菌清、800倍的托布津等防治。
1.3 黑霉病
病症:主要危害叶片及花蕾基部,多雨闷热天发病严重,会引起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可于植株萌发前,用3°-5°石硫合剂喷洒防治。发病初期,亦可用 50%甲基硫茵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喷雾,每 10 d喷1次,根据病情连续喷 3-5次防治。
1.4 霜霉病
病症:主要危害叶、新梢、茎、花梗和花瓣。先侵染生长点,叶片变为紫红至棕黑色,染病叶片初现不规则形小斑。后逐渐扩展,叶背现灰白色霉层,病叶渐枯萎或脱落,病梢干枯。花、花梗、花瓣染病出现近似的斑点。湿度大时各发病部位均易出现灰白色霉层。干燥时见不到病原,但湿培又可长出大量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
发生时期:温室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若昼夜温差大。温室不通风,湿度接近饱和,叶缘吐水或叶面结露,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精心养护,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注意通风,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不偏施过施氮肥。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8%甲霉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700倍液或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 9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 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隔 10 d左右 1次,防治2--3次。
2 虫害
2.1 蚜虫
病症:在玫瑰的新芽、嫩叶、花蕾、花瓣上密生绿色或暗褐色小虫,以刺吸式吸养分;嫩芽被刺吸后,长大张开时即呈扭曲状;花朵亦易畸形或导致不开。
发生时期: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干燥时危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蚜虫能孤雌生殖.世代短.繁殖很快。在发生的初期就要尽快减除.尤其新芽发育旺盛的时期,喷施多种杀虫剂对蚜虫的减除都很有效果。重点喷药部位是生长点和叶片背面。用 1.8%阿维菌素(虫螨克)3000~5000倍,10%吡虫啉可湿粉2000倍液防治,50%抗蚜威可湿粉 1500~2000倍液对蚜虫有特效。
2.2 红蜘蛛
病症:玫瑰老叶叶面颜色转淡黄,或有淡色灰点,折压叶子易碎,转视叶背呈灰白色。小心注视有红色或褐色会移动的小点,即是红蜘蛛,以放大镜可看出是红色的小蜘蛛。红蜘蛛吸取叶片中的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的效益,且蔓延迅速,很快地可使大部分叶片都受害,植株发育中止。
发生时期:多发生夏季,高温干燥时最易发生。
防治方法:下列几种是实际使用上效果比较明显的药剂,由于干燥的环境有利于红蜘蛛的发生.因此常喷水于叶背,能很显著的减少红蜘蛛的发生。病发初期,可用 20%三氯杀螨醇乳油 1000~1500倍液或 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 液喷雾。叶的反面均要喷到,每隔15d喷一次,一般喷1~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