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采收后仍然是一个“生命体”,它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O2,放出CO2及热量。影响观赏植物采后寿命的主要因素为:生理衰退,物理因素(水损失引起植物萎蔫)及病理衰败等,其具体的影响因子包括:
1)成熟度
盆栽植物由于在运输及出售后仍可继续生长,何时出售取决于植物的可观赏性及市场因数。通常,开花植物在花转色后可出售,观叶植物在达观赏性后出售。切花由于和母体分离,最小的收获成熟度应为花苞在出售后能完全开放,此时出售其观赏期较长。不同品种的花采收期不同,有的品种采收期早。如玫瑰、唐菖蒲,可在花苞刚开始开放时采收,在达消费者手中时可完全开放,这些花在保证采后开花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早的采收,如在花苞期采收,不仅可节省运输空间,而且鲜花不易受机械损伤,乙烯的释放也较少,可延长采后寿命。这一点常为花农所忽视,许多花的采收期往往滞后,影响货架寿命和瓶插寿命。有些花需在花苞完全开放时采收(如菊花),否则,花不能完全开放。通常,用于当地消费的花采收时成熟度比异地消费的大。
2)温度
(1)低温减缓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产生热,为生长及成熟提供了能量。当周围温度上升时,呼吸率提高。如观赏植物在30℃时,其呼吸率是0℃时的145倍,呼吸率提高,加速了植株的衰老。而鲜花在冷环境中,代谢过程显著减缓,可延迟衰老。快速冷却及适合的冷环境可延长观赏期。通常大多数切花贮藏在温度为0℃时,每天的花衰败率很小,而贮藏在30℃时,只能贮藏3-4天。
(2)低温减少水分损失。温度较低,植物的蒸腾作用较慢,因而减少水分损失,植株不易萎蔫。除此之外,相对湿度的影响也较大,空气中相对湿度大,在相同温度时,植株的水分损失少。假设植株在0℃,相对湿度为40%时水分损失为一倍,则一般植物相对湿度、温度和水分损失的关系如表所示。
(3)减少了疾病传播。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减少了疾病的传播。
(4)减少了不利的生长。植株采收后仍有生命活动。低温抑制了不利的生长活动。保持植株采收时状态。低温贮藏运输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植株在接近其冷冻点时,会产生冻害及冷害。大多数花的最佳贮藏温度为0-5度,而热带花的最佳贮藏温度为8-12度,低于此温度,对热带植物如安祖花属类等会产生冻害。如在低于10度时,冻害症状表现为变黑、损伤、花、叶的脱落及发干等。观叶植物大多数是热带植物,它们适应温暖、潮湿的环境,在短期暴露在低于10度的温度时,通常就会受到冻害。一些观花植物也对低温敏感,如一品红、凤梨、非洲菊等,低温冷害引起花瓣颜色变化,花瓣或花脱落以及不能正常开花等。以康乃馨为例,说明贮藏温度与花衰败数的关系。
3)营养供应花卉采后仍需要营养供应。
通常,淀粉,糖贮存在茎、叶及花中,提供开花所需的营养。对切花,如在瓶装溶液中提供糖,可增加采后寿命。对盆栽植物,营养可由光合作用提供,因此,在出售后仍需光环境,使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4)光
弱光会引起切花的叶变黄。如菊花、茼蒿菊、雏菊、百合等长日照植物,在色彩形成及花发育过程中光是必不可少的。弱光引起花采后易早衰。
5)水的供应
大多数切花,表面积较大,失水萎蔫很快。因而,在离开母体后,最好保存在相对湿度高于95%的环境中以减少水分损失,尤其是在长期贮存时。由于低温可使水分损失显著降低,故低温贮藏时花损失较少,这也是对切花及盆栽植物贮藏及运输时制冷的重要原因之一。
6)乙烯
大多数观赏植物在暴露于乙烯气体中时,会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常见的大气污染。乙烯低水平时,会引起未熟的花萎蔫或加速叶,花苞及花的脱落。在观叶植物中,乙烯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引起叶脱落及叶变黄或褪色。故切花在采后也应注意经常通风换气,另外,低温可降低乙烯活性,增强植株对乙烯抗性,这也是减缓植株衰老的方法。
7)生长方向
切花离开母体后,仍持续生长,并且对环境刺激会产生反应。如切花在贮藏运输时,如水平放置,能感受地心引力方向的变化,并且努力垂直生长,这会导致不良的茎弯曲现象,使花品质降低。如剑兰,运输时如水平放置,15分钟后就能发现花茎想向上弯曲,引起茎不直,影响销售品质。故一些对向地性敏感的花卉在运输时应采用垂直放置方式,以保持花茎的挺直。
8)机械损伤
损伤对观赏植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使之观赏性变差,损伤叶,花,茎等部位,不仅降低观赏植物的观赏性,同时也使植物衰老加速,更易感染疾病。
9)疾病
切花易感病,由于切花仍会消耗营养,而且切口的伤口使病菌更易侵入。同时,当花从冷藏室移到处理间时,水会凝结在植物或花组织上,使病菌更易滋生。如在湿度较大时,易发生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