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坪病害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在各个气候带中,草坪危害都不同程度地对草坪草造成危害,尤以过渡地区草坪病害为重,且具有代表性。依据致病原因不同,草坪病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生物寄生(病原物)引起的,有明显的传染现象,称为浸染性病害;另一类是由物理或化学的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无传染现象,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亦称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决定于草坪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包括土壤内缺乏草坪必需的营养,或营养元素的供给比例失调;水分失调;温度不适;光照过强或不足;土壤盐碱伤害;环境污染产生的一些有毒物质或有害气体等。由于各个因素间是互相联系的,因此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原因较为繁杂,而且这类病症状常与侵染性病害相似且多并发。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线虫等,其中以真菌病害的发生较为严重。
草坪草为多年生植物,年度间菌源接续方式不同,病害循环的类型亦较复杂。不同的年份间或不同地区间,发病轻重不一,其诱发因素主要包括:
①草坪草的抗病性:单一种植感病草种或品种,常是病害的大发生的主要原因。长期种植单一抗病品种有利于病原菌致病小种的积累,对某些病害的抗病性可能减低以至“丧失”。
②病原物的数量和致病性:越冬(越夏)菌源数量多,发病重。病原物的群体可能有致病性分化,此时对草坪草有较强致病性的类群起决定性作用。
③环境条件:气象、土壤和栽培管理条件对病原物、草坪草以及其相互关系都有复杂的影响。对于茎叶部病害,温度、湿度、雨量和雨日数等常是关键发病因素。土壤质地、理化性质、肥力、水分以及植物根微生物等与根病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植物遭受冻害,冷害,旱害或渍害后可能导致特定病害的异常发生。栽培管理因素,诸如建坪地点、播种时间、植株密度、水肥管理、修剪、草坪更新等对病害的发生发展都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不同病害在同一地点和时间,主要发病因素不同。同一病害在不同地点和年份主要发病因素也可能不同。草坪上还常发生多种病害或多种病原物混合和交替发生现象。
在我国常见的草坪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立枯丝核菌综合症(Brown patch)2、白粉病(Powdery mildew)3、绵腐病(Cottong blight)4、镰刀菌枯萎综合症(Fusatium blidew)5、锈病(Rust)6、炭疽病(Anthracnose)7、叶斑病(Leaf spot)8、霜霉病(downy mildew)9、红线病(Red thread)10、全蚀病(Take-all)
(1)立枯丝核病菌综合症---褐斑病(Brown patch)
立枯丝核菌褐斑病所引起的草坪病害,是草坪上最为广泛的病害。由于它土传习性,所以,寄主范围比任何病原菌都要广。在我国黄淮河流域是早熟禾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常造成草坪大面积枯死。
特性:被侵染的叶片首先出现水浸状,颜色变暗,变绿,最终干枯、萎蔫,转为浅褐色,在暖湿条件下,枯黄斑有暗绿色至灰褐色的浸润性边缘,系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称为“烟状圈”,在清晨有露水时或高温条件下,这种现象比较明显。留岔较高的草坪则出现褐色圆形枯草斑,无“烟状圈”症状。在干燥条件下,枯草斑直径可达30cm,枯黄斑中央的病株较边缘病株恢复的快,结果其中央呈绿色,边缘为黄褐色环带,有时病株散生于草坪中,无明显枯黄斑。
诱发因素:高湿条件、施氮过多、生境郁闭、枯草层厚。
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
栽培管理措施: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大漫灌和积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菌源。
药物控制:三唑酮、代森猛锌、甲基托布津等。
(2)白粉病(Powdery mildew)
主要危害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等。品种感病,生境郁蔽,光照不足时发病尤重。
主要特征:叶片出现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椭圆形霉斑,初白色,后变污灰色,灰褐色。霉斑表面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质。
诱发因素:管理不善,氮肥施用过多,遮荫,植株密度过大和灌水不当。
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减少氮肥用量或与磷钾肥配合使用;降低种植密度,减少草坪周围灌、乔木的遮荫,以利于草坪通风透光,降低草坪湿度。适度灌水,避免草坪过旱,病草提前修剪,减少再侵染菌源。
药物防治: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3)腐霉菌病害(Pythium Blight)
特征:高温高湿条件下,腐霉菌侵染常导致根部、根颈部和茎、叶变褐腐烂。草坪上突然出现直径2-5厘米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修剪交低的草坪上枯草斑最初很小,但迅速扩大。剪草坪较高的草坪枯草斑较大,形状较不规则。枯草斑内病株叶片褐色水渍状腐烂,干燥后病叶皱缩,色泽变浅,高湿时则生有成团的绵毛状菌丝体。多数相邻的枯草斑可汇合较大的形状不规则的死草区。这类死草区往往分布在草坪最低湿的区段。有时沿剪草机作业路线成长条形分布。
诱发因素:高温、高湿条件:白天最高湿30℃以上。夜间最低20℃以上,大气相对温度高于90%,且持续14小时以上。低凹积水,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通气性差,缺磷、氮肥施用过量。
防治方法:
栽培管理措施:改善立地条件,避免雨后积水。合理灌水,减少灌水次数,控制灌水量,减少根层(10-15厘米)土壤含水量,降低草坪小气候相对湿度。及时清除枯草层,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剪草,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
种植耐病品种
栽培管理措施:改善立地条件,避免雨后积水。合理灌水,减少灌水次数,控制灌水量,减少根层(10-15厘米)土壤含水量,降低草坪小气候相对湿度。及时清除枯草层,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剪草,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
药物控制:百菌清、代森锰锌、甲霜灵、杀毒矾等。
(4)镰刀菌病害-立枯病(Fusarium Patch)
特征:病草坪初现淡绿色小型病草斑,随后很快变为黄枯色,在干热条件下,病草枯死。枯黄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30厘米,斑内植株几乎全部都发生根腐和基腐。此外,病株还能产生叶斑。叶斑主要生于老叶和叶鞘上,不规则形,初现水渍状墨绿色,后变枯黄色至褐色,有红褐色边缘,外缘枯黄色。
草地早熟禾草坪出现的枯黄斑直径可达1米,呈条形,新月形,近圆形,枯草斑边缘多为红褐色,通常枯黄斑中央为正常草株受病害影响较少,四周为已枯死草株构成的环带。
诱发因素:高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光照强,氮肥施用过量,枯草层太厚、PH值>7.0或<5.0。
防治方法:
栽培管理措施: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减少灌溉次数,清除枯草层。
种植抗病、耐病品种
药剂控制:多菌灵、甲基托布津
(5)锈病(Rust)
锈病是草坪草最重要,分布较广的一类病害。主要危害草坪草的叶片和叶鞘,也侵染茎秆和穗部。锈病种类很多,因菌落的形状、大小、色泽、着生特点而分为叶锈病、秆锈病、条锈病和冠锈病。
主要特征:病部形成黄褐色的菌落,散出铁锈状物质。草坪感染锈病后叶绿素被破坏,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失调,蒸腾作用增强,大量失水,叶片变黄枯死,草坪被破坏。
诱发因素:低温(7-25℃,因不同种类锈病有所不同),潮湿。锈菌胞子萌发和侵入寄主要有水湿条件,或100%的空气湿度,因而在锈病发生时期的降雨量和雨日数往往是决定流行程度的主导因素。草坪密度高,遮荫,灌水不当,排水不畅,低凹积水。偏施氮肥,禾草旺长或施肥不足,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三唑类内吸杀菌剂-速保利等
栽培管理措施: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合理灌水,降低草坪湿度,发病后适时剪草,减少菌源数量。
二、草坪虫害
草坪植物的虫害,相对于草坪病害来讲,对于草坪的危害较轻,比较容易防治,但如果防治不及时,亦会对草坪造成大面积的危害。按其危害部分的不同,草坪害虫可分为地下害虫和茎叶部害虫两大类。常见的害虫主要有:
蛴螬(Grubs)象鼻虫(Billbugs)金针虫(Wire worms)地珠(Ground pearls)蝼蛄(Mole crickets)地老虎(Cut worms)草地螟(Sod webworms)粘虫(Army worms)蝗虫(Grass hoppers)
防治方法:
种植抗虫害品种:选择含内生真菌的品种,提高对虫害的抵抗性。
药物控制:对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药物有呋喃丹、西维因等。对于茎叶部害虫,主要防治药物有敌杀死、氧化乐果等。
草坪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由于草坪面积不断扩大,草坪类型较多,养护水平不一,布局零散,因而,在我国病虫害发生态势复杂。草坪病虫害的防治问题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在冷季型草坪草病虫害发生严重,加之,近年来,我国草坪草种引种混乱,草坪病虫害的防治要遵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了解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弄清诱发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要种植抗病虫品种。随着引进我国的草坪品种的不断增加,不但要了解引入品种的生活习性,还要对其抗病虫性进行筛选。含有内生真菌的品种,其抗虫性明显增强。
其次是草坪养护管理措施:合理施肥,在高温、高湿季节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用量;合理灌水,降低草坪湿度,选择适宜的浇水时间;适度修剪,修剪时严禁带露水修剪,保持刀片锋利,对草坪病斑要单独修养,防治交叉感染,修剪后对刀片进行消毒,病害多发季节可适当提高修剪留茬高度;减少枯草层,可通过疏草,表施土壤等方法清除枯草层,减少菌源、虫源数量。
再次是采取药物控制:防治草坪病虫害的主要药剂为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等,使用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防止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