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土球捆绑过程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方法:
土球修整不当
土球形状不规则:未将土球修整成较为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导致在捆绑时难以均匀用力,容易出现局部受力不均,使土球在搬运过程中易破损。
土球底部过大或过小:底部过大,会增加土球的重量和搬运难度,且不利于捆绑;底部过小,则会使土球重心不稳,容易倾倒,影响树木的成活率。
材料选择与使用不当
绳子强度不够:选用了过细或质量不佳的草绳、麻绳等,无法承受土球的重量,在捆绑或搬运过程中容易断裂,导致土球松散。
未使用保护材料:直接用绳子捆绑土球,没有在土球表面先包裹蒲包片、麻袋片等保护材料,容易使绳子勒入土球,破坏土球结构,同时也会损伤土球表面的根系。
材料未消毒:使用的捆绑材料未经过消毒处理,可能携带病菌或害虫,对土球内的根系造成危害,影响大树的生长。
捆绑操作错误
腰绳位置不当:腰绳缠绕位置过高或过低,过高则无法有效固定土球的中部,过低则会影响底部的扎绳操作,降低土球的稳定性。
腰绳过松或过紧:腰绳缠绕过松,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土球容易在搬运过程中晃动;过紧则会勒入土球,破坏土球结构,甚至可能切断土球内的根系。
底绳稀疏或不牢固:底绳缠绕稀疏,土球底部不能得到有效支撑,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底部开裂的情况;底绳固定不牢固,容易松动,无法与腰绳和其他部分形成稳定的整体。
网络状捆绑不规范:斜拉的绳子间隔过大或过小,间隔过大,土球表面的保护不够均匀,容易出现薄弱点;间隔过小,则会浪费材料,增加工作量。绳子之间没有紧密交织,连接不牢固,无法形成有效的网络结构,不能很好地分散土球的重量。
后续处理不到位
未检查加固:捆绑完成后,没有对土球进行仔细检查,未能及时发现松动或不牢固的部位,导致在搬运过程中出现问题。
未做标记:没有在土球上标记树木的朝向等信息,在移栽时可能会导致树木种植方向错误,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景观效果。